top of page

行前培训---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唐登华教授)

  • 作家相片: Shelver
    Shelver
  • 7月31日
  • 讀畢需時 14 分鐘

(本文整理自2018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行前集训视频会议讲座实录,作者,北京大学唐登华教授)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的题目是怎么样维护心理健康,也许有的人觉得这个话题跟我们关系不大,但是一般越说没自己问题的人我们越害怕,因为和躯体健康一样,我们谁也不能保证躯体一点毛病没有,永远不得病,心理健康也是一样的。所以在出国留学当中我们怎么样维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首先是我们需要关注心理健康,我们的物质文明越高,我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就越强。


在美国哈佛大学有一半的学生都寻求过心理医生的帮助,所以大家完全没有必要忌讳谈这个问题再有就是从教育和成长的角度来讲心理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曾经有人听说过,考试考前十名的孩子以后走向社会以后常常不是最有成就的,当然也不是后十名。我知道在座的各位可能都是考前十名之内的,但是也别因为这个自卑,因为你们都是前十名中的异类。所以说我们要关注心理健康。现在一些大的企业、机关都会有专门提供心理研究的资源,我们关注心理健康会使得我们远离心理的疾病。前面几位老师讲的一些很极端的案例其实都和心理有关。


首先我们要有必要的应对心理压力的预期。我们出国有些人可能是第一次,对你来讲可能就是压力,我们在面对一些重大变化的时候,尤其是环境的变化、各种变化的时候,心里就会有压力。出国留学还会面临文化、语言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还有成绩的落差,教学课程的不一样等等,越是大的变化,对我们来讲适应起来挑战越大,所以要给自己一个适应过程


再有就是要理解我们的一些自然反应,比如说紧张、担忧、忧郁、睡不着觉,还有一些不满、困惑、想家、孤独感,甚至还有各种各样身体的不舒服,因为我们的身体可以表现出情绪和心理的问题,我们有了情绪之后可能不是用心理来表达,而是用身体来表达。有人一生气就是胸闷憋气,还有相思病可能就不想吃饭,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舒服的症状,只要检查不出问题都是和心理有关系。再有就是要允许适应的过程,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会感觉困惑,我们要允许自己有一个适应的周期,所以出现这些症状、出现这些困难的时候也不要害怕,你只要不回避,说我有些紧张、想家就跑回来了,你是不紧张了,但是你下次去的时候问题更大,所以要坚持下来,和这种环境和平共处,再大的事情也能过来。


再有就是面对压力和挫折不要害怕,原来总是觉得人受到压力、挫折就会有心理问题。现在不是了,现在有一些研究,把孩子放在很糟糕的养育环境当中,最后出现问题的不会超过5%。所以大部分的孩子都能长得很好,只要不回避,慢慢都能适应过来。


再有就是我们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这个开放一个是前面几位教授讲的我们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外部环境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同样也要对我们自己内部的心理活动有一个好奇,你可以经常跳出来看看自己什么情绪状态?我现在对环境有什么样的反映?你觉察以后其实它就不是太大的问题。我们要有这样的准备。


心理健康要有好的归属感。这个主要是指人作为单个的人都是渺小和脆弱的,我们每个人都害怕自己孤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远离孤独,归属于某个家庭、某个团体、某个民族,而不是孤零零一个人。所以大家面临压力、危机的时候,你就要找到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现在有很多研究报道,说人在遭到重大精神创伤的时候,如果你的朋友很多,领导也很喜欢你,同事也很待见你,那么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即使出现了心理问题,康复的可能性也大得多。我们做心理危机干预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


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第二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我,问我对灾区的人想说点什么。因为当时电视信号进不去、手机信号进不去,唯一的信号就是广播信号。我当时跟灾区人民说你们千万不要绝望,你们一定要知道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在给你们想办法,都支持你们,就是让他们感觉到后面有靠山。所以这个实际上是我们国家和文化的优势。


大家出国留学,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这样的活动,给大家讲各种各样比较实用的理论和方法,在国外你要想着有祖国,在国内有亲戚朋友,那么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提高。所以出国以后,我建议大家给自己画一个帮助的地图你先想好自己碰到什么困难找谁,像学习上的问题哪个同学能帮你,医学方面的问题你有医学方面的资源,外交的问题你可以找领事馆。画一个帮助的地图,碰到什么样的问题有哪些途径能帮到你,你心里有这么一个地图之后,再出国心里就有底了。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社会支持系统就会使我们个人的力量加强了。打个比方,如果你跟别人吵架之后,你身边有人,家里有权优势,你就会觉得底气足一点,跟丈夫吵架的时候有娘家人也会感到自己的底气足一点。外部的力量会内化成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出去面对一个新环境,最好不要孤独。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讲,我们至少有一到两个能够谈内心伤痛和讲心里话的对象,这样能保证心理健康。


再有一点是要有积极的心态。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现实中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有很多人总是从消极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原来有个毕业生,毕业以后他分在一个很大的外资企业工作。后来他找我咨询的时候说他从高中起就一直不顺,所以我不快乐。他说我初中考高中虽然考上了北京四中,但是我才考了全北京市140多名,所以我不顺。考大学也不顺,我说北大这么不好怎么不顺?他说我本来报的北大生物系,结果没录取,后来转到计算机系,所以不顺。工作也不顺。我说你在这么大企业工作,挣钱比我都多怎么不顺呢?他说不行,很多同学都去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了,即使在国内也有同学开奔驰的,所以不顺。他说谈恋爱也不顺,他大学的时候交了一个女孩子,结果毕业的时候跟一个大款跑了。他发誓一定要找一个更漂亮的,我问他找到了没有?他说找到了,他找了一个19岁的舞蹈学院的女孩子,你们知道舞蹈学院的女孩子肯定身材很好、很漂亮。他说不行,她才19岁,我整天提心吊胆担心她还会跑。他这个状态如果换一个人怎么样?那会美死了,但是他就说从高中就不顺。所以这种烦恼就是自寻烦恼,因为他老从消极的角度去看,如果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就能处处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主观不用做努力,天天坐屋里想好事也不行。所以阳光心态,就是该努力的努力,努力以后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成就就享受什么样的快乐。


尤其对那些不以我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要尽量的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我记得有一年4月份我们开一个国际心理指导师的高级培训班,每次培训班都要合影留念。结果照合影那天赶上北京一个特别的天气,沙尘暴,满天黄沙、头发立着、睁不开眼睛的天气,我们在外面照合影。恰恰那时候我主持这个会议,大家可以想象我如果跟大家宣布现在照合影,大家可能要骂了。后来我给大家宣布的时候就给大家做了一点解释,我说我们照合影留念,因为请的是外国老师,他们好不容易来一次。另外今天对北京来讲是非常特别的天气,这种天气在北京已经不常见了,也许北京周边治沙很好,这种天气可能在北京就绝迹了,在这么一

个特别的天气里我们照一个合影好不好?结果大家一笑就去了。有些南方的学员从来没见过沙尘暴,他们照了以后就和自己的配偶、同学炫耀说这就是北京的沙尘暴。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包括我们出国留学是好事还是坏事?肯定是好事。即使我们碰到一些压力,比如考试不及格,遭受一些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所以我们要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但是我们该努力还是得努力。


再有一个积极心态就是人际沟通。这是我们很重要的学习的内容,我们沟通的时候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你们跟别人交往的时候是更愿意看到别人的优点还是缺点?从来都是愿意看到别人的缺点。心理治疗师专业的训练第一个就是积极关注,你满眼看过去都是对方的资源、优点、生命力、他的努力,如果这样的话,人自然就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成长。国外有一个很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在银行排队办业务的时候就进行观察,发现排在前面的一个老先生一脸不高兴,这个心理学家没事干就找他的优点,最后找到了。这个老先生办完业务往外走,跟他对面,他非常惊讶地跟这个老先生讲你这个头发太漂亮了,你怎么保养的?这个老先生一听到这句话马上腰就挺直了,表情就开朗了,就滔滔不绝地讲他这一辈子怎么保养头发的。临走的时候就发现这个老年人腰也是直的、表情是开朗的、步态是轻盈的、一路小跑走掉了。所以你看这个变化当中心理学家付出了多少?就是一句话,很容易,但是那个老先生得到了是精神上的享受。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你赞扬别人所付出的要远远小于被赞赏所得到的。你只要赞扬别人,你的身上都是正能量的,都是加分的,你带给别人都是积极的。同样别人返回给你的也是积极的。这个不管是对我们师生交往还是同学交往,亲密关系都是一样的。在亲密关系中有三个秘籍。第一个秘籍就是欣赏你的配偶。第二个就是感激你的配偶。第三个是重复以上两点。我们其他的关系也是一样的,比如说你跟导师交往的时候,你见到导师说你今天气色真好,他就看你顺眼,这就是积极的关注。再有一个是合作的基础。现在很多人有成就,有时候不是取决于你的智商,更多的是取决于你的情商,看你沟通合作的能力。因为现在爱迪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一个大的成就都是很多人合作的结果,如果你没有合作的精神,那么很难有大的成就。


再一点心理健康就是要理解情绪的人际转移性。这个就是在人际互动当中,我们要理解我们的情绪是在人际当中有传播蔓延的特点。就是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容易挑剔、指责、抱怨别人,心情好的时候就容易欣赏别人,所以在人际交往的时候,当我们受到别人负面情绪污染的时候,别跟他太较劲,因为这样的话有时候你就捡气受了。


我记得有一次电视台请我做一个节目,来接我的是两个女同志,一个是30多岁的编导,还有一个50多岁的开车师傅,她们俩来接我,一上车编导就说你穿的衬衣颜色不对,跟屏幕太靠色了,我说那就回家换一件吧。结果没有想到开车的师傅就说你们为什么早不商量好?挺不客气。后来我也没理她。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就讨论怎么做这个节目,讨论的很激烈,说着说着就忘了,等我发现的时候我说对不起走过了。结果开车的师傅又冒出一句话说你们为什么不早说?挺不客气。我还没理她。后来到了地方以后,一下车编导直跟我道歉,说对不起,开车师傅态度不好,您千万别生气。我说别担心我,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我们连这种情绪都管理不了吗。我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人家说得有没有道理?有道理,都对,但是从情绪情感来讲,他对我态度不好有定有她的苦衷。这个编导就说您还真说对了,我们这个师傅半年前她老公脑出血,躺了半年还没起床,你听了这个事以后还要不要和她生气?即使这个编导不告诉我这个事,我们想想这个师傅背后一定有事,她一定有苦衷,要不然她怎么看谁都不顺眼。你想想她这个性格是怎么养成的?她一定是从小生活很坎坷,家庭不合父母离异,或者是有什么先天的残疾被人歧视、受到虐待,如果什么原因都没有,那么就是精神病了。


我觉得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说在人际交往中怎么叫受伤害?所谓受伤害就是我们用别人的缺点和不幸来折磨我们自己。当然我们不生气并不意味着不去保护自己的权益。恰恰相反,就是我们的气伤得越小,你的行为合理性就越好,就越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当然,这种负面情绪最容易在亲人之间转移,就是我们心情不好,往往伤害的都是亲近的人。这些情绪也有人际转移性,就是别人心情好的时候,愿意帮助我们、欣赏我们,让我们高兴起来。所以这点其实你是可以用的,你如果希望导师给你帮助,你就让他高兴。还有你跟别人提出合作、给他提要求,都可以在他高兴的时候。


再一点心理健康就是我们要学会情绪的表达。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一种能量的蓄积,蓄积起来的能量需要一定的途径来宣泄,所以你看别人哭的时候是劝别人哭还是不哭?哭吧,哭出来就好了。所以心理治疗中什么都能缺,唯独一样不能缺,就是面巾纸。所以我们有了情绪以后能不能多一些渠道表达?表达的流畅不流畅?这和我们心理健康程度相关。大家可以想像,你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一般会通过什么途径表达?


我在环球时报上写过一篇文章,分六个层面:


第一个是向自我表达,主观意识很清楚的觉察到了情绪的状态,我生气了、我郁闷了、我心烦,就是你意识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状态,知道就可以了,一个情绪你觉察到了以后,已经不太具有伤害性了。所以通常我们觉得这很容易,但是实际上是不容易的。一些能够引起我们情绪烦的事情发生以后,我们通常是把注意力放在怎么样应对这个事件,自己的情绪已经不知道了,所以没有被觉察的情绪更具有伤害性。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曾经做过一期抑郁症的节目,在这个节目当中主持人问了一个问题,他说在白领、成功人士当中流行一句口头禅就是说“我郁闷”,您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因为什么事郁闷这个能不能讲?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情绪的表达。


第二个就是向他人表达,向所有身边的人表达,同样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首先就是我们的文化对痛苦的情绪是有羞耻感的。我们轻易不会向别人表达我痛苦、我伤心这样的情绪,越是有地位的人、好面子的人越不能表达痛苦。像这些人是心生疾病的人,比较容易患像冠心病、高血压、恶性肿瘤、溃疡等疾病,所以我们要学会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三个是向环境表达,你心情不好就去散步、去旅游,这个情绪跟着就会宣泄出来。


第四个是体验表达,通过各种各样的娱乐休闲体育活动表达,心情不好可以去卡拉OK,或者被领导骂了,你可以去读读金庸的小说,把自己想象成武林高手去报复他,或者玩儿电脑游戏把他想成你的领导把他打败,但你别让他知道。再有对自己的配偶失去了爱,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想离婚,你可以读读琼瑶的小说,看看韩剧,在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把我们的情绪宣泄出来,一般来讲你的业余生活越丰富、体育活动越多,你表达情绪就越容易。听听音乐会、看看话剧。我记得2008年四川地震以后,时间不长,当地媒体就炒作四川人玩麻将。说全国人民都在支持你们,你们还在玩麻将。我当时很反对这种情况,我说地震刚过,现在生产还没有恢复,余震还不断,在这种情况下玩麻将发泄一下,对于排解负面情绪是有帮助的。所以有一些活动,人的承受能力就好一点。


第五个是升华表达,这是我们最提倡、最健康的表达方式。就是你把伤痛的情绪升华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现实意义的活动,就是化悲痛为力量,包括失恋了就是苦读书,家庭不幸我们就拼命工作。贝多芬也是在感叹命运的时候作出的《命运交响曲》,所以真正好的艺术作品都是作者内心真实情绪的表达。


第六个是生理表达,就是通过生理的因素把情绪宣泄出来,首先一个就是哭,我们知道眼泪是有毒的,我们说为什么爱哭的女孩子皮肤特别好,因为排毒养颜。再一个是运动,去踢球、健身,所有的体力都耗掉,情绪就宣泄出来了,运动对抑郁症是有帮助的,特别是有治疗作用的。所以情绪表达的六个层面,我们学到越多的内容越好。当然出国留学难免会碰到一些情绪问题,在有情绪问题的时候我们多一些渠道去表达对健康会更好。


最后再跟大家提一下关于抑郁症。其实我们讲伤人、自伤、自杀等等大部分都是因为疾病,像自杀,70%是因为疾病,因为抑郁症。所以抑郁症是一个最常见的情绪障碍,我们要会识别。简单跟大家讲一讲怎么样识别抑郁症,有这样的觉察对我们自己、对身边的人都有好处,其实抑郁症早点发现是很好治疗的。


一个30岁的女孩子长得很漂亮,家里条件也很好,但是她就是想死。后来他爸爸妈妈带她来找我,她和我说现在就想着怎么死,我肯定要死的,只是现在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后来我跟她讲你诚心诚意想死,你吃点药,既然你爸爸妈妈陪你来,你吃点药试试,你连死都不怕还怕药吗?结果吃了半个月之后她跟我讲说真奇怪了,我怎么现在就不想死了。


所以有时候你有一些想法不要以为是思想问题,不要以为是意志薄弱。重度抑郁症是因为脑部的物质改变,是客观的,不是主观因素决定的。当然,外在的刺激、性格特点也是一部分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引起的抑郁症都不太重,严重的抑郁症通常都是物质改变,就像那些更年期的女性一样,她性格再好,工作再顺,她就是心烦、天天不快乐,所以是物质的原因。


因此我们要善于去识别,抑郁症有十大症状,有四个就够了。


第一个就是每天都情绪不好。

第二个就是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或者无愉快感,兴趣减退或者是快感缺失,感觉不到快乐。

第三个是疲乏、没精力。现在媒体讨论白领疲劳综合症,其实白领疲劳综合症大部分都是抑郁症的诊断,三个核心症状有两个就够了。


还有七个附加症状:

第一个就是失去自信或者失去自尊。

第二个是不合理的罪恶感。

第三个是反复想死或自杀,就是悲观,有些人真的觉得活着是受罪,就是他外在条件再好,他就是这种感觉,你跟他说什么是没用的。

第四个是主诉思考或集中注意力能力下降,脑子变慢了,学习效率下降了,原来成绩很好,现在成绩不合格。我手里有很多病人都是小留学生,原来成绩很好,现在不及格了,实际上一看他们都是抑郁症。

第五个是精神运动活动改变,激越或迟滞。

第六个是睡眠紊乱。

第七个是胃口改变,胃口不好或者是体重下降。


但是你别害怕,够症状不一定够严重,比如说抑郁情绪我们谁都有,但是不够严重。


严重的标准有两条,够一条就可以了,第一是因为这个症状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比如说上学上不下去了,班上不了了。再一个是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因为这个症状自己感到痛苦了,主动去求治了,导致一些自伤和一些不好的结果。


够症状、够严重还不能确诊,还要够时间,这个时间就是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两周,这是国际的标准。


抑郁应对,一个是消除耻感。第二是积极主动地寻求专业帮助。第三是善用药物的帮助。


最后,大家出国留学健康快乐最重要,希望大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完成自己的学业!谢谢大家。

留言


bottom of page